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或企业财务负责人,残保金的计算与申报始终是绕不开的合规重点。近期,关于“残保金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奖金、年终奖”的争议频发,不同地区政策差异、执行口径不一,导致企业容易陷入合规风险。本文结合最新政策与实务案例,为您拆解残保金的核心计税逻辑,明确奖金、年终奖的归属问题。
根据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》(财税〔2015〕72号),残保金的年缴纳额计算公式为:
残保金 =(上年在职职工总人数×规定比例 - 实际安排残疾人数)×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
其中,三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计税结果:
在职职工总人数: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全部人员,含正式工、临时工、劳务派遣工(部分地区计入派遣单位)。
规定比例:全国统一基准为1.5%,但部分省份(如四川、福建)调整为1.6%,需以当地政策为准。
年平均工资:这是争议的核心,其计算口径直接决定奖金、年终奖是否纳入。
结论:需以国家统计局工资总额口径为准,多数情况下包含奖金,但年终奖需分情况讨论。
1. 政策依据:工资总额的法定组成
根据《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》(统制字〔1990〕1号),工资总额由六部分构成:
计时工资、计件工资
奖金(含月度奖、季度奖、年终奖等)
津贴补贴
加班加点工资
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(如病假工资)
这意味着,奖金作为工资总额的法定组成部分,原则上应纳入残保金计算基数。例如,某企业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万元,其中包含2万元年终奖,则该12万元均需作为残保金计算依据。
2. 年终奖的特殊性:需区分“计提”与“实际发放”
实务中,年终奖的核算存在两种情形:
情形一:年终奖已计入工资总额
若企业将年终奖纳入年度工资核算(如按月计提、次年发放),则年终奖必然包含在年平均工资中。例如,某公司按月计提年终奖,次年1月统一发放,此类年终奖需计入残保金基数。情形二:年终奖未计入工资总额
极少数企业可能将年终奖作为“非经常性损益”单独处理,未纳入工资总额核算。但根据税法及统计规定,此类操作存在合规风险,税务机关可能要求补缴残保金及滞纳金。
3. 地区差异:部分省份明确奖金纳入规则
北京、上海、广东: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口径,奖金(含年终奖)纳入年平均工资计算。
浙江、江苏:部分地区允许企业将“非常规性奖金”(如一次性项目奖)剔除,但需提供完整财务凭证。
四川、福建:明确规定“工资总额包含所有现金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”,年终奖无例外。
实务建议:企业应优先以国家统计局口径为准,若当地有特殊规定,需留存政策文件及财务凭证备查。
实战计算演示:一看就懂
假设一家公司:
上年职工总数:100人
应安排残疾人数(按1.5%比例):100 × 1.5% = 1.5人
实际安排残疾人数:1人
上年所有职工的“工资总额”:800万元(其中,基本工资等共600万,各类奖金合计200万)
第一步:计算“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”
工资总额 = 800万元(已包含奖金)
年平均工资 = 800万元 / 100人 = 8万元/人
第二步:计算残保金
应缴额 = (应安排1.5人 - 实际安排1人) × 年平均工资8万元/人
应缴额 = 0.5人 × 8万元/人 = 4万元
【对比一下】:如果错误地认为奖金不计入,那么工资总额就变成了600万元,年平均工资就是6万元/人,最终算出来的残保金是 0.5人 × 6万元 = 3万元。
看到了吗?因为漏算了奖金,少算了1万元。 这在税务稽查时,就是典型的计算错误,需要进行补缴,并可能产生滞纳金。

1. 精准核算工资总额
建立工资台账,明确区分“常规工资”与“非常规奖金”。
避免将年终奖、绩效奖等拆分为“非工资形式”发放(如通过股东借款、关联交易支付),此类操作可能被认定为偷逃残保金。
2. 关注地方政策动态
定期查询当地残联、税务局官网,或通过“12366”税务热线确认最新口径。
例如,2025年重庆市明确规定:“年终奖需按实际发放月数分摊计入年平均工资”,企业需据此调整申报数据。
3. 合理利用减免政策
小微企业免征:在职职工总数30人(含)以下的企业,暂免征收残保金。
分档减缴: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%(含)以上但未达1.5%的,减按50%缴纳;1%以下的,减按90%缴纳。
困难企业减免:因经营亏损等特殊原因可申请缓缴或减缴,需提供审计报告等材料。
某深圳科技公司2024年在职职工200人,年平均工资15万元(含3万元年终奖),未安排残疾人就业。按公式计算:
残保金 =(200×1.5% - 0)×15万 = 45万元
若企业误将年终奖剔除,按12万元计算,则残保金为36万元,少缴9万元。税务机关核查后,要求补缴并加收滞纳金。
案例2:地方政策允许剔除非常规奖金
某杭州贸易公司2024年在职职工100人,年平均工资14万元(含2万元一次性项目奖)。根据浙江省2025年补充规定,此类“非经常性奖金”可剔除,最终按12万元计算残保金:
残保金 =(100×1.5% - 0)×12万 = 18万元
总之,残保金的计税依据是一个“大工资”的概念,奖金、年终奖绝对是包含在内的。作为专业的HR,我们既要懂政策、会计算,更要能从合规和筹划的角度给企业提出建设性意见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扫清疑惑。如果你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或分享给需要的同事朋友。关于残保金,你还有哪些困惑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总之,残保金的计税依据是一个“大工资”的概念,奖金、年终奖绝对是包含在内的。作为专业的HR,我们既要懂政策、会计算,更要能从合规和筹划的角度给企业提出建设性意见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扫清疑惑。如果你觉得有用,欢迎收藏或分享给需要的同事朋友。关于残保金,你还有哪些困惑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
